返乡创业带富乡亲——记全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张跃平

时间:

2021-11-30

来源:

贵阳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分享到

  在乌当区水田镇三江村,提起养鸡大户张跃平,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年35岁的张跃平在2岁半时患上小儿麻痹症,虽四处寻医,却仍没能站起来,拐杖成了他的另一双脚。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不仅自己走上了致富之路,还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因为自小行动不便,他的童年玩伴只有小猫小狗。到了读书的年纪,则由父母背着上下学。所幸,老师常用张海迪、贝多芬等自强不息的故事鼓励他,在他心里种下了希望。

  19岁时,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到张跃平所在的三江村中学招生,从小和动物相伴的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但学校却认为他不适合这个专业。但他不放弃,最后以真诚打动校方得以入学。在校三年,他每一门学科都不落下,在五楼电教室上细菌病毒学课程,他花半小时也要爬上去;去牧场实习,哪怕耗时50分钟也要赶到。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学期都能获得奖学金。

  毕业时,上百家企业来校招聘,可没有一家企业愿意接收这个专业成绩突出的残疾人。张跃平没有灰心,最后去了一家没有报酬的企业实习。每天,他起床最早,从观察鸡粪便、精神状态是否健康,到精心饲养,再到解剖病死鸡等,他都事无巨细。实习结束后他来到清镇一家公司上班,当时该公司养殖的鸡正暴发疫情。他充分发挥所学,控制了疫情,让企业负责人看到了他的能力。

  2012年,不甘一直打工的张跃平决定创业,和父母商量开养鸡场,但遭到反对。铁了心的他最终说服父母,租下离家不远的20亩山坡地,拄着双拐向大山进发。

  2013年,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张跃平用几年打工的积蓄以及东拼西凑借来的钱,开始小规模地饲养1000只商品鸡。从“打工者”到“创业者”,从搭建鸡舍到买鸡苗、买饲料再到治病、销售,他都亲力亲为。80斤的饲料、10斤重的水桶,他拄着双拐艰难搬运,期间没有叫过一声苦、一句累。一年后,他收获创业第一桶金一万元。

  第二年,他寻找合伙人扩大规模,饲养了5000只商品鸡,却由于市场原因亏损近10万元,合伙人也撤资离去,他不仅欠了债,甚至没钱买饲料。刚尝到创业甜头的他,又一次陷入低谷。在他一筹莫展时,省、市、区三级残联及时伸出援手,送来鸡苗、饲料和扶持资金。此外,当地政府部门还帮他扩建道路、通电、通水、通网络。通过饲养广西南丹瑶鸡,仅2017年,他的养殖基地就卖出50000只散养土鸡,纯利润达60万元。

  事业进入良性循环后,他不忘回馈社会,主动找到乌当区残联帮助解决残疾人就业,先后吸纳11名残疾人加入公司,除了每月1500元固定工资,年底还有分红。同时,他还发放鸡苗带动12户重度残疾家庭和周边210户建档立卡户510人通过养殖土鸡创业就业。

  如今,为响应政府保护三江河生态的号召,张跃平重新选址到距离原基地80公里外的百宜镇洛坝村,新建300亩新养殖基地,存栏2.5万只鸡,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结合的方式,年销售商品鸡50000余只,年利润达80万元。

  今年5月,张跃平被评为全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对此,他坦言,在今后的岁月里,仍然会用感恩之心回馈社会,帮助其他有困难的残疾人,让他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汤利

责任编辑: 杨垚

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  (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地址:贵阳市观山湖区市级行政中心市委大楼  市志愿服务处  咨询电话:0851-87989945  咨询QQ:3102285600  邮编:550082

copyright©贵阳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170041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
0
客户端
1
公众号
2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