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贵州进行时 | 贵阳市强力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综述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分享到

  冬日的南明河畔,不时有飞鸟掠过河面,不少市民在河边悠闲地散步,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近年来,贵阳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多措并举,把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交出了整改答卷。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国家层面指出贵阳市的69个问题(合并后实为45个),除磷石膏综合利用长期坚持以及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指出的5个问题继续整改外,其余问题既定措施已完成。省级层面督察指出贵阳市的问题也得到有序整改,部分突出问题整改成效明显。

  坚持问题导向 督察整改有的放矢

  自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开展以来,贵阳市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专职调度问题整改。同时,成立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各区(市、县)同步成立县级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统筹调度辖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贵阳市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细化任务分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梳理,及时修订《贵阳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问责实施办法》,为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生态环境机制体制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和政策引领,并明确各级政府具体负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各项保护工作。印发《贵阳贵安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层层分解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坚持各级政府严格落实每年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保护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管理局等重点部门认真履行行业主管责任,高效推进各自行业环境保护工作,每年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报告履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情况。

  2017年,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指出“南明河溢流污染”问题后,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南明河“除臭变清”工作目标,打响解决南明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攻坚战。

  新建五里冲、小关、六广门等多座再生水厂,南明河流域污水处理能力从之前的99万吨/日提高到183.58万吨/日。实施南明河流域19条排水大沟整治工程,大力推进截污治污、清污分流……

  一系列“组合拳”陆续攻克了一批历史顽疾,有效解决了南明河核心段淤积重、水变黑、臭味浓等突出问题。全流域25处黑臭水体全部消除,7条主要支流水质全部达标,中心城区段水质稳定达到Ⅳ类、部分区域达Ⅲ类及以上,河流自净能力得到逐步恢复,“除臭”“变清”“景美”治理目标逐步实现。

  目前,贵阳市建成投运了新庄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和未来方舟污水处理厂二期,完成了顺海大沟整治工作,探索南明河主截污沟考核机制建设,确保南明河沿线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水质达标排放。同时,市西河、贯城河、松溪河等7条一级支流的综合治理工作正有序进行。

  为巩固提升南明河治理成效,贵阳还制定了《贵阳市南明河治理巩固提升工作方案》,精细化、长效化推进南明河各项管理工作。

  突出标本兼治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贵阳市始终从严从实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实,切实以整改成效助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上世纪80年代,乌江、珠江、清水江流域范围内开始进行网箱养殖,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是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然而,随着网箱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流域生态环境面临威胁。

  2017年,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向贵州省委、省政府反馈“库区网箱养殖失控,过量投饵加重水体富营养化”等环保督察意见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乌江库区息烽水域在全省率先完成网箱养殖拆除工作,并出台方案推进生态渔业发展,帮助渔民转产上岸,为乌江流域恢复良好水质作出贡献。

  网箱拆除后,乌江库区息烽水域逐渐恢复生机。随着乌江的水越来越清,前来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也有部分村民看中商机,开起了农家乐,吃起了“旅游饭”。

  此外,贵阳市还出台了《乌江流域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方案》,提出工业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库区污染源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六大项污染防治任务,以确保乌江流域内各项环境指标稳定提升。 高标准严要求 切实提高整改质量

  贵阳持续推动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等专项整治,采取强有力举措扎实抓好问题整改。

  2018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把“洋水河总磷污染”问题作为负面典型曝光。洋水河属于乌江二级支流,跨开阳、息烽两县,主要流经开磷矿区(双流镇、金中镇、永温镇),经大塘口汇入乌江。由于沿线磷矿石开采企业外排废水和磷化工企业“跑冒滴漏”,洋水河水体常年呈乳白色,总磷严重超标。

  从小生长在洋水河附近的肖李兵见证了这条河的“前世今生”。他回忆,小时候,自己在洋水河里洗过澡、钓过鱼,甚至喝过水。大约1997年后,随着污染的加重,没有人到河里玩耍了。看着日渐变白、变黄的河水,大家都为之心痛。“最近几年,洋水河经过治理大变样,空气里没有了刺鼻的味道,水清岸绿的景象又回来了。”肖李兵说。

  2019年9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贵阳驻点工作组对洋水河工程性措施的整改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洋水河顺利通过现场验收。监测数据显示,今年4月15日,大塘口出境断面总磷浓度为0.06mg/L,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体限值要求。

  目前,洋水河已实现常态化管理,水质监测工作由过去的每月一次变为每季度一次。开阳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开阳县洋水河流域总磷污染问题整改工作攻坚实施方案》,提出“九大提升工程”措施,科学化、精准化推进整改。通过实施矿山企业面源治理、磷石膏风险控制、道路面源治理、工业渣场整治等,洋水河又变成了清水河,治理成效被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正面典型。

  面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群众诉求,贵阳市始终坚持第一时间整改落实,以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提高整改质量,确保整改成效实实在在,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同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研判全市生态环境形势,构建“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加速促进绿色转型发展,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来源:贵阳日报

责任编辑: 杨垚

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  (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地址:贵阳市观山湖区市级行政中心市委大楼  市志愿服务处  咨询电话:0851-87989945  咨询QQ:3102285600  邮编:550082

copyright©贵阳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170041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
0
客户端
1
公众号
2
微博